犯霧露
基本解釋
語出《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 淮南王 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其逢霧露病死,陛下有殺弟之名,奈何?”后以“犯霧露”指病死。《后漢書·皇后紀序》:“身犯霧露於 云臺 之上,家嬰縲絏於圄犴之下。” 李賢 注:“霧露謂疾病也,不可指言死故假霧露以言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俠女》:“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霧露,深以祧續為憂耳。”
成語(Idiom):犯霧露(fàn wù lù)
發音(Pronunciation):fàn wù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犯霧露是指暴露了真相或秘密,使其不再隱藏或保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犯霧露源自于《史記·韓非子列傳》:“明主用臣,犯霧露之辭,以聞其情。”意思是明智的君主使用臣子的話,揭示他們真實的想法和情感。這個成語后來演變為暴露秘密或真相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犯霧露通常用于描述某人無意中或故意地暴露了秘密、真相或隱藏的事情。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說話不謹慎,不懂得保守秘密,或者意外地泄露了秘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犯霧露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韓非子,他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韓非子列傳》中提到了這個成語,用來描述明智的君主如何通過使用臣子的言辭來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和情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犯霧露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小心犯霧露,讓別人知道了他的計劃。
2. 她故意犯霧露,揭露了公司的內幕。
3. 這個秘密終于犯霧露了,大家都知道了真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犯霧露”與“暴露秘密”這個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霧中走動,不小心撞到了一個秘密的盒子,導致里面的東西全部暴露出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用法,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不小心犯霧露,把我們的驚喜生日蛋糕給看到了。
2. 初中生:我同桌犯霧露了,把考試的答案告訴了我。
3. 高中生:他在班級群里犯霧露,說出了老師的某個隱私。
4. 大學生:他在社交媒體上犯霧露,公開了公司的機密文件。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