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含垢包羞
發音(Pronunciation):hán gòu bāo x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包容別人的污點而感到羞愧,自己卻不自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含垢包羞是由“含垢”和“包羞”兩個詞組成。含垢指容忍別人的污點或缺點;包羞指感到羞愧。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可以容忍別人的缺點,卻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以至于感到羞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對自己的錯誤或缺點視而不見,卻對別人的錯誤或缺點指指點點的人。也可以用來警示自己不要忽視自身的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官員叫虞卿,他是齊國的宰相之一。虞卿有一個愛犬,而這只狗常常會在別人面前犯錯,例如咬人或者亂吠。虞卿對這只狗非常寬容,從不責備它。有一天,虞卿的父親去世了,大家見到虞卿的時候,都看到他臉上有泥垢,但虞卿自己卻毫不自知。這個故事后來被引申為含垢包羞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 [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對別人的錯誤指指點點,卻對自己的錯誤視而不見,真是含垢包羞。
2. 我們應該勇于面對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含垢包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臉上有很多泥垢,但他卻毫不自知,完全沒有羞愧之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例如“自愧不如”、“自知之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看到別人的錯誤,卻從不去批評他們,真是含垢包羞。
2. 初中生:我爸爸整天對我挑剔,卻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真是含垢包羞。
3. 高中生:作為領導,他應該先反省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含垢包羞地指責下屬。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含垢包羞地逃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