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尺
基本解釋
(1).謂以丈、尺為單位來計量。《淮南子·泰族訓》:“故凡可度者小也,可數者少也。至大非度之所能及也……太山不可丈尺也。”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此為絲線既經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説其斤兩之輕重,端匹之修短。”
(2).喻深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汶水》:“仰視巖石松樹,鬱鬱蒼蒼,如在云中,俯視溪谷碌碌,不可見丈尺。”
(3).比喻侷促的境地。《楚辭·嚴忌<哀時命>》:“負擔荷以丈尺兮,欲伸腰而不可得。” 朱熹 集注:“丈尺,言行於丈尺之下也。”
成語(Idiom):丈尺 (zhàng chǐ)
發音(Pronunciation):zhàng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丈量事物的標準或尺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丈尺是指用來測量長度的工具,成語“丈尺”比喻衡量事物的標準或尺度。它表示用某種標準或尺度來評價或判斷事物的好壞、長短、高低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評價、判斷或比較事物的標準或尺度。可以用來指評價人的品德、能力,或者評價作品、事物的優劣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丈尺”源自中國古代的尺度衡量工具,丈尺通常是由一根長約3米的竹桿制成,用于測量長度。因為丈尺是古代中國人常用的工具之一,所以成語“丈尺”就引申為衡量事物的標準或尺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丈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成果不僅僅是按照丈尺來衡量的,而是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
2. 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需要用丈尺來衡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測量工具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使用丈尺來衡量事物。可以通過繪制圖畫、編寫故事或與實際生活中的場景聯系起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衡量、評價相關的成語,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如魚得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好好學習是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丈尺。
2. 初中生:在評選體育活動的優勝者時,老師們使用了公平公正的丈尺。
3. 高中生:大學錄取的標準是丈尺,只有達到一定分數才能被錄取。
4. 大學生:在求職面試中,公司用一系列的面試問題來衡量應聘者的丈尺。
5. 成人:在社會上,人們常常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一個人的丈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