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紀
基本解釋
(1).成其紀綱,合乎法度。《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發音在詠,動容成紀。” 李善 注:“《韓詩》曰:‘……成其紀綱。’”
(2).復姓。 唐 代有 成紀慕仁 。見《續通志·氏族八》。
英文翻譯
1.a surname
成紀(chéng jì)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或行為符合規范、道德良好,德行高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紀是由“成”和“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成”表示成就、達到某種狀態,而“紀”表示規范、紀律。成紀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的品行或行為符合規范,道德良好,德行高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紀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遵守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它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品質,也可以用來勸勉他人要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孔子世家》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講述了孔子的學生子貢在外地遇到了一個貧窮的老人,但他并沒有趁機敲詐老人,而是幫助他修建了一座墓地。當子貢回到孔子身邊時,孔子稱贊他的行為是“成紀”。從此以后,成紀這個詞語就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屬于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成紀的人,從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2. 這個學生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成紀優良,是個值得表揚的榜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紀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完成了一項偉大的成就(成),并且他的行為(紀)非常好,符合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成紀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該詞語的理解和運用。例如,“成全”、“成全人家”等成語都與成紀有關,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成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上的成紀之星,每天都按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老師夸獎他是一個成紀的好學生,他的品行值得我們學習。
3.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擔任了很多社團的負責人,他的成紀為大家樹立了榜樣。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他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展現出了成紀的品質。
5. 成年人: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成紀的公民,從不違法亂紀。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你全面學習和理解成紀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