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翰
成語(Idiom):觚翰
發音(Pronunciation):gū 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用于盛放酒的器皿,比喻文采或才情出眾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觚翰是由兩個古代器皿的名稱組成。觚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形狀像現代的杯子,用于宴會或祭祀等場合。翰是古代一種用來書寫的竹簡,也是文人雅士的標志。將觚和翰結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文采或才情出眾,能夠以其獨特的才華給人以啟迪和感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觚翰這個成語在現代漢語中常用來形容文學、藝術等領域中的杰出人物。可以用來贊美作家、詩人、畫家、音樂家等具有出色才華和獨特魅力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作品或作品中的某個部分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和審美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觚翰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中的“觚翰之文”一詞中。《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司馬遷撰寫。在《史記》中,觚翰之文指的是古代文人的才華和文學作品的高超水平。后來,觚翰逐漸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具有才情出眾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觚翰是由兩個名詞組成的成語,具有比喻意義。觚翰的結構簡潔明了,容易理解和運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筆如觚翰之文,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2. 這部小說堪稱觚翰之作,引發了讀者們的廣泛討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觀察和品味古代觚和翰的形狀來記憶這個成語。觚狀似杯,翰狀似竹簡,聯想到文人雅士在宴會上舉杯暢飲,或者在書房中揮毫潑墨,便能夠記憶住觚翰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關于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和歷史的書籍,了解更多關于觚翰的引申意義和相關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水平就像觚翰一樣,非常好看。
2. 初中生:這位作家的作品堪稱觚翰之作,令人嘆為觀止。
3. 高中生:這位音樂家的演奏技巧堪比觚翰,給人以無盡的藝術享受。
4. 大學生:他的寫作風格獨特,堪稱觚翰之才,深受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