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頭乾
成語(Idiom):枝頭乾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tóu g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枯萎的樹枝,比喻事情已經無法挽救或無法改變的局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枝頭乾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枝頭”和“乾”兩個詞組成。其中,“枝頭”指的是樹枝的頂端,表示事物的末端或極限,“乾”是指枯萎、干燥,表示沒有水分或沒有生機。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事物已經到了無法挽救或改變的地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枝頭乾常常用于描述無法挽回的局面或無法改變的結果。比如,在商業談判中,當一方已經做出了決定且無法改變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局面已經無法挽救。此外,在生活中,當面對一些無法改變的現實情況時,也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無奈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枝頭乾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王莽傳》。據說,王莽當時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然而,這些改革舉措并沒有達到他的預期效果,反而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和人民的不滿。在這個情況下,有人對王莽說:“事情已經到了枝頭乾了。”意思是指王莽的改革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狀語)+枝頭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失敗了,已經到了枝頭乾的地步。
2. 他的生意越來越差,已經到了枝頭乾的地步。
3. 無論你怎么努力,這個結果已經到了枝頭乾,無法改變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棵樹,樹枝的頂端上有一片干枯的樹葉,表示事物已經到了極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枝頭乾”相關的成語,如“水到渠成”、“欲蓋彌彰”等,可以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好像忘記帶作業本了,我覺得我真的是到了枝頭乾。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在考試中作弊,我已經被開除了,我覺得我已經到了枝頭乾。
3. 高中生:我被高考落榜了,我覺得我已經到了枝頭乾。
4. 大學生:我被公司辭退了,我覺得我已經到了枝頭乾。
5. 成年人:我已經連續幾個月失業了,我覺得我已經到了枝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