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貞不絕俗(zhēn bù jué sú)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 bù jué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行為,不受外界的誘惑和腐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貞指保持純潔和高尚,不受外界的誘惑;不絕俗指不受世俗風尚的影響,不隨波逐流,保持獨立自主的思想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行為,不受外界的誘惑和腐化。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不隨波逐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貞不絕俗”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貞女其而弗妻,不絕俗。”故事中的貞女指的是公子瑕的妻子,她在公子瑕被囚禁期間,一直保持著高尚的品德和行為,不受外界的誘惑。這個故事表達了對這位貞女高尚品德的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貞不絕俗是由兩個詞組成的,貞和不絕俗。貞表示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行為,不絕俗表示不受世俗風尚的影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一直以來都貞不絕俗,從不參與任何不道德的活動。
2. 這位年輕人在社會誘惑面前貞不絕俗,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品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拆分為貞和不絕俗來記憶。貞表示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行為,不絕俗表示不受世俗風尚的影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志同道合”、“秀外慧中”等,來擴展對高尚品德和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自己能貞不絕俗,不受壞朋友的影響,做一個好孩子。
2. 初中生:我覺得只有貞不絕俗的人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
3. 高中生:貞不絕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被世俗所左右。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貞不絕俗的品質,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