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說
成語(Idiom):排說(pái shuō)
發(fā)音(Pronunciation):pái s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排除雜音,把真相說出來。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排除干擾和雜音,將真相、事實說出來,揭露事物的本質(zhì)和實質(zh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適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在揭露真相、澄清誤會、糾正錯誤等情況下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告子下》。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告子問他如何做好一位官員。孟子回答說:“君子之于言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聽其所以言而觀其所以不言。言有所指,而意無所指,謂之虛語;言無所指,而意有所指,謂之諱言。”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對于一個人的言辭,要仔細(xì)聽取他的言辭,并觀察他的行為;要聽他說了什么,也要觀察他沒有說什么。如果他的言辭有所指,但實際上沒有實際行動,那就是說空話;如果他的言辭沒有明確指向,但實際上有所指向,那就是說避諱的話。孟子的這段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排說”。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排和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我們需要排說一切不實的傳言,讓大家了解真相。
2. 他毫不猶豫地排說了那個公司的不道德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排說”拆分成“排”和“說”兩個部分記憶。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把雜音和干擾都排除掉,然后大聲說出真相。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真相揭示、言論自由相關(guān)的成語,如“揭竿而起”、“言之鑿鑿”、“言簡意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勇敢排說自己的想法。
2. 初中生:作為一個公民,我們應(yīng)該勇于排說社會不公平的現(xiàn)象。
3. 高中生:新聞媒體的責(zé)任就是排說真相,讓民眾了解事實。
4. 大學(xué)生:在學(xué)術(shù)研究中,我們要排說各種錯誤的觀點,堅持真理。
這是關(guān)于“排說”詞語的全面學(xué)習(xí)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