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枯
成語(Idiom):雕枯(diāo kū)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k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雕刻的東西已經干癟、枯燥無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文辭、藝術作品等缺乏生氣、乏味無趣,毫無生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等缺乏靈感和創意,沒有生氣和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中有一句“不雕虛無之枯骨”,意思是不去雕刻那些空洞無物的骨頭。后來,人們將“雕虛無之枯骨”逐漸簡化為“雕枯”,用來形容文辭、藝術作品等缺乏生氣、乏味無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雕枯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雕”表示雕刻,“枯”表示干癟、枯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內容雕枯琢磨,毫無新意。
2. 這幅畫的構圖雕枯槁,缺乏生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雕枯”想象為一個被雕刻得干癟無味的木頭,形象地表示缺乏生氣和活力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雕枯”,還有一些與之類似的成語,如“枯燥無味”、“無趣乏味”等,可以進行比較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故事的結局太雕枯了,沒有意思。
2. 初中生:這首詩的詞句雕枯無味,讀起來很無聊。
3. 高中生:這部小說的情節雕枯琢磨,缺乏新意。
4. 大學生:這幅畫的構圖很雕枯槁,沒有生氣和創意。
5. 成年人:這段演講的內容雕枯無味,聽得我很困。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雕枯”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