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事
基本解釋
(1).不事,不從事。《管子·八觀》:“什一之師,什三毋事,則稼亡三之一。”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劉績 曰:“謂興師役一分,則相逮者眾,而為三分,是十分中有三分不事農之人,而亡稅三之一矣。”
(2).猶無須。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下》:“以 少陵 之才,攻絶句即不能為 李 ,詎謂不若 摩詰 ,彼自有不可磨滅者,毋事更屑屑也。”
成語(Idiom):毋事(wú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wú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做事情,不去管閑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不參與不該自己管的事情,不插手他人的事務,保持自己的清閑和安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勸告他人不要多管閑事,不要過多干涉他人的事務,也可以用于自我提醒不要過于好奇,不要過問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管晏列傳》中有一則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的管仲和晏嬰是兩位聰明睿智的謀士。一次,晏嬰聽說在齊國有人在議論他,想要去揭露這個人,但是管仲勸他說:“毋事。”意思是不要去揭發他人的過錯,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安寧。晏嬰聽從了管仲的勸告,最終避免了不必要的紛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毋”和“事”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爭執與你毋事,不要插手。
2. 我們應該學會毋事,不要過多干涉他人的私事。
3. 在別人的爭執中,我們要懂得毋事,保持自己的冷靜和中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毋事”聯想成“無事”,表示不去管閑事,不參與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毋事”相關的成語,如“毋憂”,“毋庸置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毋事,不要插手同學之間的爭執。
2. 初中生:我學到了一個新的成語“毋事”,意思是不要多管閑事,要保持自己的冷靜和中立。
3. 高中生:在人際關系中,我們要懂得毋事,不要過多干涉他人的私事,保持自己的清閑和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