幬察
成語(Idiom):幬察(chóu chá)
發音(Pronunciation):chóu c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審查、調查事情的真相,查明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幬察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幬(chóu)指帳幕,察(chá)指觀察、察看。幬察比喻審查事情的真相,查明情況,不留隱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幬察多用于描述調查、審查等行為,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語中,表達對事情真相的追求和查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幬察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可以推測其起源于古代軍隊中的帳幕觀察,即將帳篷拉開,仔細觀察外界的情況和敵情。后來幬察的含義逐漸引申為調查、審查事情真相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幬察是由兩個相對獨立的詞組成的,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要求對此事進行幬察,查明真相。
2. 在采訪中,記者要善于幬察,不偏聽偏信。
3. 在處理糾紛時,要幬察事情的來龍去脈,做出公正的判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幬察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席地而坐,拉開帳篷的簾子,仔細察看外面的情況,以查明真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察言觀色、察言觀色、察顏觀色等,來豐富對幬察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7-12歲):老師要求我們在調查中要幬察,不能隨便下結論。
初中生(13-15歲):在社會實踐中,我們要學會幬察,了解社會的真相。
高中生(16-18歲):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幬察同學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大學生(19-22歲):在學術研究中,我們要幬察不同的觀點,以便得出科學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