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矩
成語(Idiom):偏心矩
發音(Pronunciation):piān xīn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對待事物或人情感上有偏袒,不公平對待的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偏心矩是由“偏心”和“矩”兩個詞組成。偏心指偏向一方,不公平;矩指量度事物的標準。偏心矩形容人在對待事物或人時,偏袒一方,不公平對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偏袒一方,不公平對待的情況,尤其是在公正、公平的原則下應該公正對待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有一個人在給孩子分蛋糕,他自己吃蛋糕的一角,而給孩子們分的都是蛋糕的短邊。有人看到后說他是一個“偏心矩”,指責他不公平對待孩子們。從此,這個詞就成了用來形容人對待事物或人不公平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偏心矩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偏心”和“矩”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對某些員工表現出明顯的偏心矩,這是不公平的。
2. 這個老師對待學生總是有偏心矩,讓其他學生感到不公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偏心矩”聯想為一個不公正的標尺,表示一個人對待事物或人有偏袒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公平正義相關的成語,如“公平無私”、“公正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對某個同學特別寵愛,這是偏心矩。
2. 初中生(13-15歲):班主任對某些學生總是有偏心矩,其他同學覺得不公平。
3. 高中生(16-18歲):老板對某個員工特別偏心,其他員工感到不公平。
4. 大學生(19-22歲):政府在分配資源時有偏心矩,造成了不公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