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綿
成語(Idiom):渺綿
發音(Pronunciation):miǎo m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或音樂輕柔、細微,如絲綢般柔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渺綿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渺指遙遠、模糊,綿指柔軟、細膩。渺綿形容聲音或音樂輕柔、細微,如絲綢般柔軟。它強調聲音的輕盈、細膩和優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渺綿一詞常用于形容優美動人的聲音或音樂,特別是那些柔和、細膩、輕盈的聲音。它可以用來形容樂曲、歌聲、琴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渺綿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詩中:“渺綿秋水連天碧,白蘋風起正相宜。”這首詩形容了湖水的寬廣和秋天的宜人氣候,其中的渺綿形容了湖水的輕柔、細膩之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渺綿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的順序不可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歌聲渺綿動聽,使人陶醉其中。
2. 這支曲子的旋律渺綿細膩,讓人感到心靈的寧靜。
3. 他的琴音渺綿婉轉,像是一陣春風拂過耳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渺綿與絲綢相聯想,絲綢柔軟輕盈的質感和渺綿的音樂聲音有相似之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音樂、聲音相關的成語,如“悠揚”、“婉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歌聲渺綿,就像天使在唱歌一樣。
2. 初中生:這首曲子的音樂渺綿細膩,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3. 高中生:他的琴音渺綿婉轉,仿佛能撫慰人心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