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酒
基本解釋
(1).十斗酒。典出《史記·滑稽列傳》:“ 威王 大説,置酒后宮,召 髠 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石為十斗,故稱十酒。 南朝 陳 陳叔寶 《獨酌謠四首序》:“ 齊 人 淳于髠 善為十酒,偶效之,作《獨酌謡》。”
(2).清酒。因十旬釀成,故稱。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東宮賚檳榔啟》:“無勞朱實,兼荔支之五滋;能發紅顏,類芙蓉之十酒。” 北周 庾信 《詠畫屏風詩》之五:“定須催十酒,將來宴五侯。”參見“ 十旬 ”。
成語(Idiom):十酒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ji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酒量大,能喝十碗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酒是由“十”和“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十”表示數量,意為十個;“酒”表示酒,指的是一種飲料。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能喝十碗酒,即酒量很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酒量很大,能夠喝很多酒。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酒量,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喝酒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十酒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這個成語可能是根據古代喝酒的習俗而來,因為古代人喜歡用數字來形容酒的多少,而“十”在古代被認為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所以用“十酒”來形容酒量很大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酒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十酒的好漢,一口氣就喝了十碗酒。
2. 她的酒量真是太大了,簡直是個十酒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十酒”與酒量大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一次宴會上喝了十碗酒,形成一個強烈的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形容酒量的成語,如“一醉方休”、“三杯兩盞淡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酒量真是太大了,簡直是個十酒的人。
2. 初中生:我爸爸的酒量很大,一次聚會他就能喝十酒。
3. 高中生:他是個能喝十酒的好漢,我們都佩服他的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