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牌
基本解釋
(1).官員因公遠行,支用驛站車馬的憑證。《金瓶梅詞話》第五五回:“次日把二十扛行李先打發出門。又發了一張通行的馬牌,仰經過驛遞。” 明 王世貞 《鳳洲雜編》卷五:“司禮監掌冠婚喪祭禮儀制帛與御前勘合,賞賜筆墨書畫,并長隨當差內使人等出門馬牌等事。”
(2).指管馬的兵役。 明 湯顯祖 《南柯記·錄攝》:“駙馬爺馬牌到。” 清 劉嗣綰 《官馬過》詩:“驅馬不前使馬鞭,馬不能言馬牌哭。”《儒林外史》第二一回:“看見庵門外拴著五六匹馬,馬上都有行李。馬牌子跟著。”《歧路燈》第十一回:“我今日還要上 杞縣 , 杞縣 程老爺 請,説今日馬牌子要來。”
成語(Idiom):馬牌(mǎ pái)
發音(Pronunciation):mǎ p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蹄鐵,比喻標志或象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牌是指馬蹄鐵,它是用于保護馬蹄的鐵制品。成語中的馬牌比喻某種標志或象征,常用于描述具有特定意義或價值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牌常用于形容標志性的事物或象征性的符號。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國家的國旗、一家公司的商標、一個團隊的隊徽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牌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馬車時代。在古代,馬車上的馬蹄鐵上常常刻有主人的名字或家族的標志,以顯示歸屬。隨著時間的推移,馬牌逐漸成為標志或象征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馬牌”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品牌的馬牌在全球享有很高的聲譽。
2. 這個學校的校徽是一枚金色的馬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比如,可以想象一張馬蹄鐵上刻著一個標志或象征,以幫助記憶馬牌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馬車文化,了解馬牌在古代的使用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畫了一張紅色的馬牌,代表我喜歡紅色。
2.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校徽上有一枚馬牌,上面有一只飛馬。
3. 中學生:這個品牌的馬牌是全球知名的奢侈品標志。
4. 大學生:他的作品獲得了馬牌獎,成為了行業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