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殄
成語(Idiom):梟殄(xiāo niǎn)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n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兇狠殘忍地殺害,毫不留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梟,古代稱大鳥,常用來比喻兇狠的人;殄,消滅,殺死。梟殄指以兇狠的手段徹底消滅殺死。形容對敵人或對手毫不留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梟殄多用于形容戰爭、斗爭或競爭中,表示毫不留情地消滅對手。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些殘忍的行為,強調兇狠無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定公二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宣公為了討伐叛亂的國君魯隱公,派遣大將孟嘗君率軍進攻。孟嘗君作戰非常兇狠,所到之處無一幸免,最終將魯隱公消滅殺死。后來人們用“梟殄”來形容孟嘗君兇狠無情的戰斗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敵人總是梟殄毫不留情。
2. 這場比賽他毫不客氣地梟殄了對手,贏得了冠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梟殄”拆分為“梟”和“殄”來記憶。梟可以聯想為兇狠的大鳥,而殄可以聯想為消滅、殺死。結合起來,表示以兇狠的手段徹底消滅殺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鳥盡弓藏”、“殺雞儆猴”等,進一步豐富對于兇狠、毫不留情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友善對待小動物,不要梟殄它們。
2. 初中生:在比賽中,我們要全力以赴,梟殄對手,爭取勝利。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殘暴的統治者,他們常常梟殄反對派,維持自己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