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曼
成語(Idiom):凄曼
發音(Pronunciation):qī m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悲傷凄涼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凄曼是由形容詞“凄”和形容詞“曼”組成的成語。凄指寒冷、凄涼,曼指優美、婉轉。凄曼形容的是一種悲傷凄涼、優美動人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凄曼常用來形容悲傷的景象或情感,尤其在描述詩詞、音樂、畫作等藝術作品時常見。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情感狀態、表情或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凄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楊慎的《世說新語注》中。楊慎解釋了凄曼的意思,并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據說,楊慎是在欣賞一幅畫作時,被畫中表現出的悲傷凄涼的景象所打動,于是創造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歌聲凄曼動人,讓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悲傷。
2. 這幅畫展現了一片凄曼的荒涼景象,給人一種無盡的寂寞之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凄曼拆分為凄和曼兩個部分,凄指凄涼、悲傷,曼指優美、婉轉。可以聯想到一個悲傷凄涼的景象,但又有一種優美動人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凄曼相關的詩詞、音樂、畫作等藝術作品,通過欣賞和分析這些作品來深入理解凄曼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看到那只無家可歸的小貓,我感到凄曼的心情。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詩歌中透露出一種凄曼的情感,讓人陷入深思。
3. 高中生(16-18歲):這幅畫通過凄曼的色調和構圖,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