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
基本解釋
◎ 三元 sān-yuán
[the first place at examinations] 指科舉鄉試、會試和殿試的第一名,即解元、會元和狀元;明代又指殿試的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
英文翻譯
1.{化} ternary
詳細解釋
(1).農歷正月初一。是日為年、月、日之始,故謂之三元。 南朝 齊 王儉 《諒闇親奉烝嘗議》:“公卿大夫,則負扆親臨。三元告始,則朝會萬國。”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唐 潘孟陽 《元日和布澤》詩:“流輝霑萬物,布澤在三元。” 清 錢謙益 《元日雜題長句》詩之一:“青陽玉律應三元,是日朝正會禁門。”
(2).舊稱農歷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為上元、中元、下元,合稱三元。 唐 盧拱 《中元日觀法事》詩:“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本朝 太宗 時,三元不禁夜,上元御 乾元門 ,中元、下元御 東華門 后罷中元、下元二節。”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天地水三官》:“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則自 元魏 始。”
(3).道教稱天、地、水為“三元”。《云笈七籤》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也稱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 明 歸有光 《汝州新造三官廟記》:“按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説以天、地、水府為三元,能為人賜福赦罪解厄,皆以帝君尊稱焉。” 清 金埴 《下不帶編》卷五:“世人敬奉三元者徧天下,顧不曉三元所自。按《單志》: 唐 貞觀 中,有 陳子春 者居于 單 ,尋真採藥,拯物濟人。游 東海 之濱,龍神妻以三女,各產一子。及長,皆入山學道。道成,證位三元,為天、地、水三官。”
(4).道教謂玉清天有 三元宮 ,為 元始天尊 居處。 北周 庾信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五明教已設,三元法復開。” 倪璠 注:“ 陶弘景 《真靈位業圖》有玉清 三元宮 , 元始天尊 為主。”
(5).借指道觀。 唐 吳筠 《游仙》詩之三:“三元有真人,與我生道骨。”
(6).指天、地、人。 唐 王昌齡 《夏月花蕚樓酺宴應制》詩:“土德三元正, 堯 心萬國同。”
(7).指日、月、星。 唐 呂巖 《七言》詩之三一:“天綱運轉三元浄,地脈通來萬物生。”《黃庭內景經·上睹》:“上覩三元如連珠,落落明景照九隅。” 梁丘子 注:“三元,謂三光之元,曰日、月、星也。”
(8).術數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宮,一百八十年為一周始,故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合稱“三元”。《舊唐書·傅仁均傳》:“以三元之法,一百八十去其積歲, 武德 元年戊寅為上元之首,則合璧連珠,懸令於今日。” 唐 元稹 《景申秋》詩之五:“三元推廢王,九曜入乘除。”
(9).科舉時代稱解試(后稱鄉試)、省試(后稱會試)、殿試(后稱廷試)第一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解試、省試并為魁者,謂之雙元;若又為殿魁者,謂之三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 馮京 ﹞不上二十歲,連中了三元。”《明史·選舉二》:“三試第一,士人艷稱為三元。”
成語(Idiom):三元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三個元素或者要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元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量,表示有三個;“元”表示基本要素或者成分。三元指的是三個元素或者要素的結合。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事物或者情況由三個方面、三個部分或者三個要素組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使用三元來描述由三個要素或者成分構成的事物或者情況。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個好的演講需要有三個元素:清晰的表達、有說服力的論據和自信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元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兵法和哲學。在兵法中,三元常用來形容戰爭中的三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而在哲學中,三元則常用來描述事物的三個方面或者屬性。這個成語后來被引申為一種常用的描述方式,用來表示由三個要素或者成分組成的事物或者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三元的支持:資金、技術和人才。
2. 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具備三元:智慧、勇氣和判斷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三元”這個成語與具體的事例或者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三角形,三個頂點分別代表成立一個事物或者情況所需要的三個要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三元相關的成語,如“三位一體”、“三心二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最喜歡的食物是三元牛奶。
2. 初中生:學習的成功需要三元:自律、毅力和智慧。
3. 高中生: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從三個元素入手。
4. 大學生:一個好的創業項目需要考慮三元:市場需求、競爭優勢和團隊能力。
以上是關于成語“三元”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