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枯骨之馀 (kū gǔ zhī yú)
發音(Pronunciation):kū gǔ zhī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物或某人已經消亡或衰敗到只剩下枯骨,形容已經徹底毀滅或衰敗到極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事物或人已經完全消亡或衰敗至極點,不再有任何希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衰敗、毀滅或消亡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攻下咸陽后,大肆屠殺,使得咸陽城中只剩下了枯骨。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歷史事件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枯骨之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公司已經倒閉了,現在只剩下枯骨之馀。
2. 這座城市經歷了戰爭的摧殘,變成了一片枯骨之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或物體已經被完全毀滅,只剩下了枯骨的形象,從而記住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衰敗、消亡相關的成語,如“一蹶不振”、“一敗涂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只玩具熊被我玩壞了,現在只剩下枯骨之馀。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經歷了一場大地震,變成了一片枯骨之馀。
3. 高中生:這家公司經營不善,現在已經破產,只剩下枯骨之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