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
成語(Idiom):留存(liú cún)
發音(Pronunciation):liú c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保留下來,保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留存是指將某物保留下來,不丟失或消失。它可以用于描述物品、信息、記憶等被保留下來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留存常常用于描述歷史文化遺產、珍貴的物品或信息被保留下來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記憶、情感等被保留在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留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竹簡、木牘等材料書寫文字,這些文字被保存下來的狀態被稱為留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留存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留”表示保留,第二個字“存”表示保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是明代的作品,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依然完好無損,真是難得的留存之物。
2. 這些古老的建筑是我們祖先留存下來的寶貴遺產,應該好好保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留存”這個成語與“保留”這個詞語進行聯想,它們的意思相似,都表示保存下來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留存相關的成語,如“留白”、“留連忘返”等,可以進一步擴展對留存這個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要把這張明信片留存下來,作為我去過的地方的紀念。
2. 初中生(13-15歲):這部電影真的很經典,我一定要留存下來,以后可以和朋友一起回味。
3. 高中生(16-18歲):學習知識不僅要理解,還要努力留存,以便在考試時能夠靈活運用。
4. 大學生(19-22歲):作為一名歷史專業的學生,我覺得保護好古代文物,讓它們留存下來是我們的責任。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