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虧
成語(Idiom):難虧(nán kuī)
發音(Pronunciation):nán k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會吃虧或吃虧的機會很少,形容人聰明、精明,做事能夠避免吃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難虧是由形容詞“難”和動詞“虧”組成的成語。難,表示困難、不容易;虧,表示損失、吃虧。難虧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非常聰明,做事能夠避免吃虧或吃虧的機會很少。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非常精明,懂得在各種情況下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容易受到損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難虧這個成語常用于夸獎一個人非常聰明、精明,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容易吃虧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商業談判、交際應酬等方面的能力非常出色,能夠巧妙地避免吃虧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難虧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可能是民間流傳的一種口頭表達。由于成語起源多種多樣,有些成語的具體故事已經無從考證,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學習和理解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生意非常精明,每次都能避免吃虧,真是難虧啊!
2. 這個人很難虧,你要小心跟他打交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難虧的發音與“難愧”相類似,兩者都表示人非常聰明、精明,做事能夠避免吃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這兩個詞的相似發音來記憶難虧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其他與聰明、精明相關的成語,如“智勇雙全”、“機智如斯”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每次考試都能得到滿分,真是難虧啊!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班級里非常機智,從來不會吃虧。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學校里交際能力很強,每次都能巧妙地避免吃虧。
4. 大學生(19-22歲):他在創業過程中展現出了非常聰明、精明的一面,成功避免了很多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