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烑
基本解釋
不明亮。《淮南子·要略》:“挾日月而不烑,潤萬物而不秏?!?高誘 注:“烑,光也?!?/p>
成語(Idiom):不烑
發音(Pronunciation):bù k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烑是指人的內心無法平靜,心情煩躁不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烑源自于《史記·魯周公世家》中的一句話:“不烑不燠,如坐春秋?!边@句話描述了周公旦居住的地方如同春秋季節一樣溫暖舒適。后來,人們將“不烑”引申為心情舒暢、內心安寧的狀態。而“不烑”則相反,表示心情煩躁、內心無法平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烑常用于形容人的內心無法平靜、心情煩躁不安的狀態??梢杂脕硇稳菰趬毫Υ?、焦慮時的內心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因為某種原因而心神不寧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旦是西周時期的賢臣和政治家。他的居住環境如同春秋季節一樣溫暖舒適,沒有熱烈的火焰,也沒有寒冷的寒意。因此,人們用“不烑不燠”來形容周公旦居住的地方。后來,這個詞語引申為形容心情舒暢、內心安寧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由形容詞“不”和形容詞“烑”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工作壓力大,心情不烑。
2. 考試前的準備使他心情不烑,無法集中精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笞约禾幱谝粋€環境中,周圍沒有火焰,卻感到熱烈的心情,這樣就可以聯想到“不烑”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心煩意亂”、“心神不寧”等,來擴展對情緒和心理狀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數學考試,我心情不烑。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前的緊張使我心情不烑。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升學壓力,我感到心情不烑。
4. 大學生(19-22歲):畢業論文的壓力讓我心情不烑。
5. 成年人(23歲以上):工作上的困難使我心情不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