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冰
硯冰(yàn bīng)
發音(Pronunciation):yàn b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硯臺上的冰,比喻書法、繪畫等作品的境界高超,達到了極致的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硯冰是由硯臺和冰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硯臺是古代用來磨墨的工具,而冰是冰凍的水,所以硯冰指的是硯臺上的冰。這個成語比喻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的境界達到了極致,非常高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硯冰常用于形容文學藝術作品或者人的才華和境界很高超,達到了極致的程度。可以用來形容優秀的詩詞作品、優美的書法繪畫、高超的音樂演奏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硯冰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謝靈運。謝靈運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文學家,他的詩詞被譽為硯冰,意味著他的作品達到了極致的境地。后來,人們就用“硯冰”來形容文學藝術作品的高超境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硯冰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硯臺和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法境界已經達到了硯冰的地步。
2. 這幅畫的技巧非常高超,堪稱硯冰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硯臺上的冰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想象一下硯臺上的冰非常冷,而冷是一種極端的狀態,所以硯冰表示極致的境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謝靈運的文學作品,以及其他被稱為硯冰的文學藝術作品,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發展歷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書法真好,寫得像硯冰一樣漂亮。
2. 中學生:這首詩的境界很高,可以說是硯冰之作。
3. 大學生:這位畫家的作品非常出色,堪稱硯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