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覲
基本解釋
猶覲王。謂諸侯朝見天子以示臣服。《左傳·隱公四年》:“ 州吁 未能和其民, 厚 問定君于 石子 。 石子 曰:‘王覲為可。’” 宋 胡宿 《賜彰信軍節度使李昭亮赴闕茶藥口宣》:“卿外自國藩,入修王覲。”
成語(Idiom):王覲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志向和抱負高遠,心胸廣闊,能夠容納眾多的人才和智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王覲是由“王”和“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王”指天子,也指君主或者高位者;“覲”指朝見,表示前去拜見。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的志向和抱負高遠,心胸廣闊,能夠容納眾多的人才和智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眾多人才和智慧。可以用來形容領導者或者大企業家對于人才的重視和吸納,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胸懷開闊,能夠容納不同的意見和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王覲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孔子世家》。故事中,孔子的學生子路曾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告訴他:“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意思是說,君子應該志向高遠,但不驕傲自滿;而小人則只會驕傲自滿,沒有進取心。子路聽后恍然大悟,領會到了君子的胸懷和修養應該是寬廣而不驕傲的道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王覲的結構是“名詞+動詞”,其中“王”作為名詞,指代君主或者高位者;“覲”作為動詞,指朝見,前去拜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胸寬廣,真是個王覲之人。
2. 作為一位企業家,他的王覲胸懷吸引了許多人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王覲”與“胸懷寬廣”、“人才吸納”等關鍵詞聯系起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王者,坐在高位上,心胸開闊,接納眾多人才和智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胸懷寬廣、人才吸納相關的成語,如“胸懷萬象”、“容人之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王覲,經常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
2. 初中生:我們的班主任真是個王覲之人,他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學生。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有王覲胸懷的領導者,能夠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