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度
成語(Idiom):道度(dào dù)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行為舉止合宜得體,有禮貌、有分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道度是由“道”和“度”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得體、符合禮儀,有分寸、有分寸的行為舉止。它強調人應該懂得適度、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情感,不過分張揚,也不過于保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道度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舉止得體、合適的場合。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人們常常希望自己能夠展現出得體的行為,表現出自己的修養和教養。在與長輩、上司、客戶等有權威地位的人交往時,也需要注意保持道度,以顯示出尊重和禮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道度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昭公二十年》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晉國大夫子產因為言行得體、謙虛有禮,受到了眾人的尊敬和喜愛。他的道德修養和行為舉止成為了后人學習的榜樣,因此人們用“道度”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是否得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式為“名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道度非常好,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外面,都能夠表現得很得體。
2. 這位年輕人很懂事,總能夠以恰當的方式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真是有道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道度”與“得體”進行聯想來記憶。道度意味著一個人的行為得體,符合禮儀,所以可以將“道度”與“得體”進行關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道德修養和行為規范的重視。學習其他與道德修養相關的成語,如“禮儀之邦”、“溫文爾雅”等,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懂道度的孩子,在和朋友玩耍時總是很禮貌。
2.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懂得道度,不可以隨便說粗話或打鬧。
3. 中學生:作為學生代表,我要求同學們在校園里保持良好的道度,不亂扔垃圾。
4. 大學生:在面試時,我們要展現出自己的專業素養和道度,給面試官留下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