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部吏
基本解釋
古時征收田賦的官吏。《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奢 者, 趙 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 平原君 家不肯出租, 奢 以法治之,殺 平原君 用事者九人。”《資治通鑒·周赧王四十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田部吏,部收田之租稅者也。”
成語(Idiom):田部吏(tián bù l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tián bù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貪污受賄,不為人民謀福利。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部吏源自明代李時中的《田部詩》:“田部吏,貪賄賂,不為民謀福利。”意指官員貪污受賄,不為人民謀福利。這個成語形象地揭示了官員腐敗的現(xiàn)象,警示人們不要效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官員貪污腐敗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人為了私利而不顧大局、不顧他人利益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田部吏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明代官員李時中在《田部詩》中寫道:“田部吏,貪賄賂,不為民謀福利。”這句詩揭示了明代官員貪污受賄,不為人民謀福利的現(xiàn)象。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部吏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田”、“部”、“吏”分別表示“田地”、“部門”、“官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貪污受賄,真是個典型的田部吏。
2. 他為了個人利益,不顧他人的困難,簡直就是個田部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田部吏”與貪污腐敗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
- 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古代官員的腐敗現(xiàn)象,以及中國歷史上的反腐斗爭。
- 學(xué)習(xí)其他與官員腐敗相關(guān)的成語,如“貪官污吏”、“貪贓枉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這位官員貪污受賄,他就是個田部吏。
2. 初中生:我們要堅決反對田部吏,維護(hù)社會的公平正義。
3. 高中生:官員貪污腐敗是社會病態(tài)的表現(xiàn),我們要共同努力消除田部吏現(xiàn)象。
4. 大學(xué)生:研究如何防止官員腐敗是我們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課題,我們不能讓田部吏泛濫成災(z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