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風
成語(Idiom):同風(tóng fēng)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思想、行動上保持一致,形成共同的聲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同風”是由“同”和“風”兩個字組成的,意思是人們在思想、行動上保持一致,形成共同的聲勢。比喻眾人一致的力量更大,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某個事情上保持一致,共同行動的情況,特別是在團隊合作、集體行動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同風”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領導的楚軍在與劉邦領導的漢軍作戰中,因為內部紛爭不斷,士氣低落,最終導致楚軍失敗。項羽在失敗后感慨地說:“吾軍之人,同心同德,同風而舞,共其利者勝,異其心者敗。”從此,人們就開始使用“同風”來形容人們在思想、行動上保持一致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同風而行,最終贏得了這次比賽的勝利。
2. 在面對困難時,大家要同風而舞,共同克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同風”的發音和意思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群人站在一起,身上都有一根風力強大的風箏線,大家手牽著風箏線,一起追逐風,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團隊合作、共同行動相關的成語,如“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都同風而行,一起參加了校運會。
2.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們同風而舞,成功地完成了社會實踐任務。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學生會同風而行,組織了一次植樹活動。
4. 大學生:社團成員們都同風而行,共同策劃了一場盛大的文化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