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顔
基本解釋
1.臉上現出高興的樣子。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末路值令弟,開顏披心胸。”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四折:“想人生百年能有幾,要博個開顏日。” 巴金 《秋》三:“‘三表妺,你倒比 枚表弟 還著急,’ 琴 噗嗤笑道,連 蕓 也開顏笑了。”
2.修飾容貌。《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八·東飛伯勞歌》:“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艷照里閭。”
成語(Idiom):開顏(kāi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開心、笑容滿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顏是一個形容詞,表示人的臉上帶著笑容,心情愉悅的樣子。它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內心的喜悅和快樂,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容顏明朗、神情愉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顏常用于贊美他人時,形容對方心情愉悅、容貌美麗,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心情愉悅的狀態。可以用在日常交流、寫作、演講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開顏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寫過一首詩,詩中寫到有一位官員,每天都笑容滿面,心情愉悅,所以人們都稱他為“開顏大官”。后來,人們用“開顏”來形容一個人容貌明朗、神情愉快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開顏是由“開”和“顏”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開”表示打開、展開,而“顏”表示面容、容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好消息后,臉上立刻開顏。
2. 她一直以來都是開顏示人,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開顏”與開心、笑容滿面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同時,可以將成語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多用多練,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開顏”成語外,還有許多與開心、愉悅心情相關的成語,例如“心花怒放”、“樂不可支”等。可以通過學習這些成語,豐富自己的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老師發糖果,同學們的臉上都開顏了。
2. 初中生:期末考試結束后,同學們都開顏笑了起來。
3. 高中生:聽到自己被大學錄取的消息,小明開顏如花。
4. 大學生: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后,小玲開顏笑著告訴家人。
希望這份關于“開顏”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