擣虛批吭
成語(Idiom):擣虛批吭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xū pī 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或批評沒有根據、沒有依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擣虛批吭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擣虛”意為“捏造事實”,“批吭”意為“毫無根據地批評”。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在說話或批評他人時,沒有任何根據或依據,只是憑空捏造事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沒有根據或依據的批評、指責或評論。可以用在日常交流、辯論、寫作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擣虛批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一書中的《鸚鵡學舌》一則故事中。故事中,有一只鸚鵡學會了說話,但它只會模仿別人說的話,沒有自己的主見。后來,有人把它送給了一個自以為是的官員,官員想通過鸚鵡來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卻不知道鸚鵡只會模仿別人的話。于是,官員對鸚鵡說了一些沒有根據的批評和指責,結果被別人笑話了。從此,人們用“擣虛批吭”來形容那些沒有根據的批評和指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擣虛批吭是一個由動詞“擣虛”和動詞短語“批吭”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我提出的批評完全是擣虛批吭,沒有一點實際依據。
2. 不要隨便聽信別人的擣虛批吭,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拳頭敲擊空氣,發出虛假的聲音,然后批評別人的喉嚨(吭)。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書籍或參考成語詞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他說我偷他的鉛筆,可是他根本沒有證據,完全是擣虛批吭!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總是在班級群里擣虛批吭,說一些沒有根據的事情,讓人很煩。
3. 高中生:政治討論中,有人對政府的決策進行了擣虛批吭,卻沒有提供任何實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