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朝聞夕改
發音(Pronunciation):cháo wén xī g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或政策變化無常,一會兒說這樣,一會兒又說那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或政策變化無常,沒有一貫的主張或決策。朝表示早晨,聞表示聽到,夕表示晚上,改表示改變。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人或政策在一天之內反復無常,態度不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做事不穩定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政策的變化頻繁、不連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光武中興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漢光武帝劉秀在起兵反抗王莽的統治時,曾經在戰前設宴招待將士。宴席上,有人對劉秀說:“王莽說你要造反,你是怎么想的?”劉秀回答說:“我只是為了保護百姓,沒有造反的意思。”宴席結束后,劉秀又對將士們說:“我要造反,推翻王莽!”這個故事被后人形容為“朝聞夕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朝聞夕改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計劃總是朝聞夕改,沒有一點穩定性。
2. 這個領導的決策太朝聞夕改了,讓人難以跟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早晨聽到一件事情后,晚上又改變了主意,形象地展示了朝聞夕改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反復無常”,“口是心非”等,來擴大對反復無常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朋友經常朝聞夕改,有時候說要去游樂園,到了晚上又改變主意了。
2. 初中生:老師的規定總是朝聞夕改,我們都不知道下一次會有什么新規定。
3. 高中生:政府的政策朝聞夕改,讓人難以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