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制
成語(Idiom):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cǎo mù jiē b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理恐懼,疑神疑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對一切事情都過分警惕,疑心過重,凡事都懷疑有陰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心膽小、多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大臣,他對敵人的情報非常敏感,但有一次,他聽說敵人要來進攻,卻把自己的家門緊閉,連自家的門都不敢出。他的鄰居看到后,笑話他說:“你不是說敵人要來進攻嗎,怎么現(xiàn)在連草木都當成敵人了?”從此,人們用“草木皆兵”來形容孟嘗君的多疑心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草木為主語,皆兵為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周圍的人都很懷疑,真是草木皆兵。
2. 這個人太多疑了,對什么都草木皆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草木皆兵這個形象,想象一個人在草叢中,每一棵草都變成了敵人的士兵,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成語,如“大驚小怪”、“疑神疑鬼”等,以擴展對多疑心理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同學非常膽小,什么事情都草木皆兵。
2. 初中生:他對考試非常緊張,每次考試前都草木皆兵。
3. 高中生:她對自己的外貌非常敏感,看到別人笑,就覺得別人在笑她,真是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