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耇
成語(Idiom):耆耇(qí zǔ)
發音(Pronunciation):qí z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老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耆耇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年老的人。它通常用于贊美年長者的智慧、經驗和品德。這個成語可以表示對老人的尊敬和敬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耆耇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文學作品、演講和文章中,以表達對年長者的敬重。它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在祝賀老人生日或者慶祝老人的成就時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耆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由孔子的學生子路所說。子路說:“耆耇,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边@句話的意思是,“年長者,是這個民族的支撐,是使三代人能夠走上正義道路的人?!睆倪@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耆耇這個成語最初是用來贊美年長者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耆耇是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的,表示同一種狀態或特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學校的耆耇,經驗豐富,深受學生們的尊敬。
2. 耆耇之年,依然精神矍鑠,令人敬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耆耇這個成語聯想為一個年長者的形象,智慧而莊重。通過想象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還可以學習成語的故事背后的文化和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奶奶是耆耇,她教我很多有趣的事情。
2. 初中生:耆耇之年,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3. 高中生:耆耇者,智慧的化身,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