躧履
成語(Idiom):躧履(dì lǚ)
發音(Pronunciation):dì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時小心翼翼、謹慎小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躧,古代指小心翼翼地行走;履,指腳步。躧履形容人行走時小心謹慎,步態輕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某些特殊環境或場合下行走時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人言行謹慎,不敢有絲毫馬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公為之請于右師,使劉子嘗行之。既而曰:‘吾聞之,君子躧履而不遠,小人行畏而不前。’”故事中的劉子是一個賢人,他行走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走得太遠,而小人則因為畏懼而不敢前進。因此,人們用“躧履”來形容人行走謹慎小心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冰上躧履前行,生怕滑倒。
2. 在考試前,她總是躧履謹慎地復習。
3. 他躧履前行,不敢有絲毫松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躧履”拆分為“躧”和“履”。躧可以聯想為小心翼翼地行走,履可以聯想為腳步。通過聯想記憶,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謹慎、小心相關的成語,如“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躧履著穿過冰面,生怕掉進冰窟窿。
2. 初中生:為了避免犯錯,我們要在學習中躧履謹慎。
3. 高中生:考試前,她躧履前行,不敢有絲毫松懈。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躧履前行,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