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馬
基本解釋
《莊子·齊物論》:“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按《公孫龍子·指物論》:“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又《白馬論》:“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形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莊子》指、馬之義,乃破 公孫龍 說,認為指馬皆非實有,如果說指(概念),則天地間的一切都可說是指;如果說馬,則宇宙間的萬物都可說是馬。后因以“一指馬”喻宇宙萬物之理。 宋 黃庭堅 《次韻秋郊晚望》:“道同一指馬,以解廢耳目。”
成語(Idiom):一指馬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hǐ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代一匹出色的馬匹,也可用來形容人才、技藝等非常出眾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一指馬”源于古代傳說。相傳,漢朝時期,有一位名叫趙信的將軍,他騎著一匹出色的戰馬,只需一根手指輕輕一指,馬匹就能飛馳而去。這匹馬非常快速、敏捷,且力大無窮,成為了當時最出色的戰馬。因此,后來人們用“一指馬”來形容非常出色的馬匹,以及其他非常出眾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一指馬”通常用于形容人才、技藝或其他事物的非凡出眾。可以用來贊美某人的才能或技藝超群,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事物的特別出色。例如,在職場上可以用來形容某位同事的工作能力非常突出,或者某項工作的成績非常出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指馬”的故事起源于漢朝時期的傳說,講述了將軍趙信騎著一匹出色的戰馬,只需一根手指輕輕一指,馬匹就能飛馳而去的傳奇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一指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領域可算是一指馬,無人能及。
2. 這部電影的特效制作堪稱一指馬,令人嘆為觀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一指馬”。可以想象自己騎在一匹出色的戰馬上,只需一根手指輕輕一指,馬匹就能飛馳而去,展現出非凡的速度和力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馬匹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馬匹品種、馬術技巧等內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畫比賽中獲得冠軍,老師說我是一指馬。
2. 初中生:他在足球比賽中進球數最多,真是一指馬啊!
3. 高中生:她的舞蹈技巧非常高超,可以說是一指馬了。
4. 大學生:他的編程能力非常出眾,堪稱一指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