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kāi mén yī dào ㄎㄞ ㄇㄣˊ ㄧ ㄉㄠˋ開門揖盜(開門揖盜)
◎ 開門揖盜 kāimén-yīdào
(1) [flinge open the door and invite the robbers]∶開了門引強盜進來
(2) [invite disaster by letting in evildoers]∶外來的禍患由自己招致
開門揖盜,棄好即仇。——《南史》
詞語解釋
kāi mén yī dào ㄎㄞ ㄇㄣˊ ㄧ ㄉㄠˋ開門揖盜(開門揖盜)
謂在危難之時還講求禮節(jié)。比喻不識時宜。揖盜,向盜賊行禮作揖。《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況今姦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后多比喻延進或投附敵人;接納壞人,自取其禍。《晉書·周處周札等傳論》:“而 札 受委捍城,乃開門揖盜,去順效逆,彼實有之。”《資治通鑒·后梁太祖開平四年》:“ 朱氏 滅 唐 社稷,三尺童子知其為人,而我王猶恃姻好,以長者期之,此所謂開門揖盜者也。” 茅盾 《子夜》十九:“昨晚上對他開誠布公那番話,把市場上虛虛實實的內(nèi)情都告訴了他的那番話,豈不是成了開門揖盜么?”亦作“ 開門延盜 ”。 清 魏源 《籌海篇·議守上》:“所謂誘賊入內(nèi)河者,謂兵炮地雷,水陸埋伏,如設穽以待虎,設罾以待魚,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縱其入險,非開門延盜之謂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開門揖盜
成語(Idiom):開門揖盜
發(fā)音(Pronunciation):kāi mén yī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主動開門迎接盜賊,比喻主動招引壞人來做壞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門揖盜是一個貶義成語,形容主動招引壞人來做壞事的行為。開門指主動打開門戶,揖盜指恭敬地迎接盜賊。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某人故意設法招引壞人來做壞事,自己受害甚至引發(fā)更大的危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某人的行為愚蠢、不負責任,或者形容某個組織或機構對壞人的縱容和寬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相傳,有個人家的門被盜了,主人卻對盜賊說:“你把門偷走后,就可以把屋子里的東西都拿走了。”結果盜賊果然如此做了,主人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主動招引壞人來做壞事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開”、“門”、“揖”、“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就像是開門揖盜,完全不顧后果。
2. 這個組織對壞人的寬容簡直就是在開門揖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門口,恭敬地迎接著一群盜賊,表示他們可以隨意進入并行壞事。這個畫面會讓你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安全、警惕等相關的成語,例如“閉門思過”、“防患未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個同學總是抄襲別人的作業(yè),就像是開門揖盜。
2. 初中生:這個電影講述了一個人故意引誘壞人來做壞事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開門揖盜。
3. 高中生:政府對某些違法行為過于寬容,簡直就是在開門揖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