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
基本解釋
[釋義]
(動)雙方或幾方經過協商后用書面形式(如條約、合同等)肯定下來。
[構成]
并列式:訂+立
[例句]
訂立合同。(作謂語)
[同義]
締結、簽定
[同音]
定例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conclude; make
詳細解釋
◎ 訂立 dìnglì
[conclude;contract;complete;clinch] 用書面形式肯定條約、合同等
訂立條約
訂立合同
謂條約、契約或合同等經有關方面協商后用書面形式肯定下來。 清 曾紀澤 《倫敦再致李傅相書》:“而議定各遣使臣赴 藏 視察彼處情形,訂立通商章程,仍由中朝批準。”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另外一個問題也打算說,可又根據和 張山陽 共同訂立的協定而忍住了。”
成語(Idiom):訂立(dìng lì)
發音(Pronunciation):dì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簽署合同或協議,達成協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訂立是指雙方或多方通過簽署合同或協議,達成一致意見。這個成語強調了通過訂約來確立規則、規定權利義務、解決爭議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法律、商務等領域,形容通過協商、簽署合同或協議達成共識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訂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哀公十三年》的故事。當時,楚國的春申君和鄭國的子產爭奪齊國的官職,最終雙方通過簽署協議,訂立了和解的條款,以平息爭端。從此,訂立成了表示通過簽署合同或協議達成共識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訂”表示簽署合同或協議,賓語“立”表示達成共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雙方經過多次協商,最終訂立了一份合同。
2. 我們需要訂立一份保密協議來保護我們的商業機密。
3. 為了促進兩國間的貿易合作,兩國政府決定訂立一項經濟合作協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 將“訂立”拆分為“訂”和“立”,“訂”可以聯想到簽訂合同,而“立”可以聯想到建立共識。
- 將“訂立”的發音與“定理”相近,可以聯想到簽署合同就像是解決問題的定理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 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訂約立法”(dìng yuē lì fǎ)表示通過簽訂合同或協議來制定法律規定。
- 學習相關的法律和商務術語,了解合同、協議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我們訂立了一個規則,每個人輪流打掃教室。
- 初中生:雙方經過多次協商,最終訂立了一份友誼協議。
- 高中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和家長訂立了一份學習獎勵協議。
- 大學生:我和我的合作伙伴訂立了一份合同,共同創辦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