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班
基本解釋
(1).指 漢 司馬遷 和 班固 。一著《史記》,一著《漢書》,故并稱之。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書教下》:“史氏繼《春秋》而有作,莫如 馬 班 , 馬 則近於圓而神, 班 則近於方以智也。” 清 徐乾學 《送萬季野南還》詩:“折衷三《禮》宗 王 鄭 ,泚筆千秋續 馬 班 。”
(2).方言。舊時中原地區稱娼妓。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俗志·河南·鄭縣采風記》:“鐵路未通之先,無明牌之妓女,偶有到者,隨到隨去,名曰馬班。”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俗志·河南·洛陽風俗瑣錄》:“娼妓俗呼曰馬班子,上等居于客棧,下等住于窯內。”
成語(Idiom):馬班(mǎ bān)
發音(Pronunciation):mǎ b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車前部的橫木,用以連接駕車人和馬匹,比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班這個成語來源于馬車的結構,馬車前部有一根橫木,用來連接駕車人和馬匹。在成語中,馬班比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表示緊密的聯系和密不可分的合作。馬班還可以表示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面對困難或完成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班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團隊、組織或合作伙伴之間的緊密配合和默契程度。它可以用來形容朋友之間的關系、團隊合作的精神,也可以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講述了漢朝司馬相如與劉邦之間的故事。相傳,司馬相如是一位文學家,他的馬車中的馬班斷了,無法繼續前行。正巧劉邦經過,他主動下車幫助司馬相如修理馬車,兩人一起把馬班連接起來,最終修好了馬車。這個故事表達了劉邦與司馬相如之間緊密的合作關系,也成為馬班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像 + 馬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像馬班一樣緊密。
2. 這個團隊的合作非常默契,就像馬車的馬班一樣。
3. 夫妻之間要保持馬班般的默契和團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馬車前部的橫木來記憶這個成語,橫木連接著駕車人和馬匹,象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可以把馬車的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合作、團隊精神相關的成語,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之間的關系就像馬班一樣緊密。
2. 初中生:參加運動會的時候,我們班同學像馬班一樣團結一致,取得了好成績。
3. 高中生:大家在做項目的時候,要像馬班一樣配合默契,才能順利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