镵削
成語(Idiom):镵削(chǎn xuē)
發音(Pronunciation):chǎn x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削減、修剪或裁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镵削一詞由“镵”和“削”兩個字組成。其中,“镵”是一種古代的剪刀,用于剪裁紙張、布料等;“削”表示削減、修剪的意思。因此,镵削的基本含義是指削減、修剪或裁減某物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镵削一詞多用于形容對物品進行精細的修整或裁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形容修剪樹木、剪裁衣物、削減開支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镵削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镵削技巧將那株盆栽修剪得非常整齊。
2. 這家工廠正在進行成本削減,希望提高效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镵”字和“削”字的形狀形象化,聯想成一把剪刀在削減物品,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修剪、削減相關的成語,如“斬釘截鐵”、“削足適履”等,可以幫助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用剪刀把紙剪成了一個漂亮的圖案,真像在镵削一樣。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用修剪刀把校園里的花草修整得很美,真是一種镵削的藝術。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壓力,我決定對學習計劃進行镵削,只保留最重要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