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顙
基本解釋
方形的額頭。古人認為富貴之相。 北齊 劉晝 《新論·命相》:“ 穀子 豐下, 叔興 知其有后; 衛青 方顙,黥徒明其富貴。”《新五代史·東漢世家·劉承鈞》:“﹝ 承鈞 ﹞以 抱腹山人 郭無為 參議國政。 無為 , 棣州 人,方顙鳥喙,好學多聞。”
成語(Idiom):方顙(fāng sǎng)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s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儀表端正,舉止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顙是由“方”和“顙”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方指正直、端莊,顙指額頭。方顙形容人的儀表端正,舉止莊重,態度莊重而嚴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顙多用于形容人的儀表端莊、態度莊重,或對人的儀態舉止表示贊賞。常用于贊揚有教養、有修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一年》一書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頌公的人,他的儀表非常端莊,舉止莊重,所以被稱為方顙。后來,方顙成為了形容人的儀表端正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舉止方顙,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
2. 她的儀表端莊,方顙的舉止令人欽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方”字與“正”字聯系在一起,形象地表示人的儀表端正,舉止莊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的儀表端正的成語,如“儀表堂堂”、“舉止大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儀表方顙,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
2. 初中生:她的舉止方顙,給人一種自信的感覺。
3. 高中生:他的儀表非常方顙,讓人感受到他的成熟和穩重。
4. 大學生:她的儀表端莊,方顙的舉止令人欽佩。
5. 成年人:他的儀表方顙,展現出他的紳士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