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虜
成語(Idiom):戎虜(róng lǔ)
發音(Pronunciation):róng l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敵人、侵略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戎虜一詞由“戎”和“虜”組成?!叭帧敝傅氖枪糯谋狈缴贁得褡澹卜褐笖橙嘶蚯致哉?。“虜”指的是被俘虜的敵人。戎虜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敵人被打敗、被俘虜的情景,用來形容敵人或侵略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戎虜常常用來形容敵人或侵略者,可以用于戰爭、歷史、文學等領域的討論。也可以用來形容被打敗的對手或勢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戎虜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羽還,留戎虜二十余萬人,分置各郡,以為民。”這段話描述了項羽戰勝了敵人后,俘虜了二十多萬人,將他們分散在各個郡縣中。后來,人們用“戎虜”來指稱敵人或侵略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戎虜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戎”和名詞“虜”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戰爭中,我們成功地擊敗了戎虜,保衛了我們的國家。
2. 他是一個勇敢的將軍,總是能夠打敗戎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戎虜”成語的發音和形象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戰士(戎)俘虜(虜)了敵人,形象地表達了敵人被打敗、被俘虜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戰爭、歷史、文學相關的詞語和成語,了解更多關于戰爭和侵略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勇敢地面對戎虜,保衛我們的家園。
2.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英雄將軍成功地擊敗了戎虜。
3. 高中生: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戎虜這個成語,形容敵人被打敗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