糲糠
成語(Idiom):糲糠
發音(Pronunciation):lì k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粗糙的谷物和細小的雜質,比喻混雜著好壞、優劣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糲糠是由谷物的谷皮和糠粃組成,是糧食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成語“糲糠”用來形容混雜著好壞、優劣的事物。比喻在一起的人或物,有優秀的,也有平庸的,有好的,也有壞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糲糠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混雜特性,可以用來描述人群、團隊、作品、產品等。比如,“這個團隊中有精英,也有平庸之輩,真是糲糠不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糲糠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故事中,屈原在楚懷王宮中任職,有一次,賈生送給楚懷王一籃糲糠,寓意著糧食收成豐富。楚懷王卻不懂其中的含義,誤以為是賈生對他的冷嘲熱諷,于是將賈生處死。后來,人們用“糲糠”來形容混雜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品中糲糠不分,既有優秀的篇章,也有平庸的文字。
2. 這家公司的員工糲糠不分,有的工作出色,有的則不盡如人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籃子糧食中混雜著谷皮和糠粃,形成了“糲糠”這個成語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糲糠”相關的成語,比如“粗茶淡飯”、“粗制濫造”等,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糲糠不分,有的學習好,有的學習差。
初中生:這本書中的文章糲糠不分,有的寫得很好,有的寫得很差。
高中生:這個團隊中的成員糲糠不分,有的能力出眾,有的則不夠出色。
大學生:這個社團的活動糲糠不分,有的有趣且有意義,有的則缺乏創新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