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桃園三結義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yuán sān jié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三個人在桃園結成義兄弟,共同承擔責任,團結一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桃園三結義源自中國古代小說《三國演義》,講述了劉備、關羽和張飛在桃園結義的故事。三人一起守護桃園,并發誓共同抗擊外敵,成為了生死與共的兄弟。桃園三結義成為了團結友愛、同仇敵愾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朋友之間互相扶持、共同奮斗的情景,也可以用來鼓勵團隊合作和友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桃園三結義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情節,講述了劉備、關羽和張飛在桃園結義的故事。這個故事成為了中國文化中的經典兄弟義氣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為“桃園”,謂語為“三結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三個人像桃園三結義的兄弟一樣,共同奮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在困難時期,我們應該像桃園三結義一樣,互相支持,共同度過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桃園中三個人結義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三個人圍坐在桃樹下,手拉手發誓,共同面對未來的困難和挑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三國演義》這部古代小說,以及其中的其他經典情節和人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三個好朋友一起結成了桃園三結義,保護我們班級的和諧。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組織了一個桃園三結義的團隊,共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 高中生:我們三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決定桃園三結義,一起備考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