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儀
基本解釋
謂大地。《文選·盧諶<時興>詩》:“亹亹圓象運,悠悠方儀廓。” 李善 注:“ 曾子 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在天成象,故曰圓象;天地曰兩儀,故曰方儀也。”
成語(Idiom):方儀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得體,舉止得當,符合規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方”表示正直、得體,而“儀”表示儀態、禮貌。方儀指一個人的言行得體,舉止得當,符合社會規范,顯示出良好的品德和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儀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舉止得體,言談舉止符合社會禮儀和規范。例如,當我們贊揚一個人在公共場合表現得非常得體時,可以用“他的方儀令人欽佩”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儀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但沒有具體的故事起源。它的意義源于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禮儀和規范,認為一個人的儀態和舉止是衡量他的品德和修養的重要標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方儀”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方儀令人欽佩,無論在公共場合還是私下都非常得體。
2. 這位老師不僅教學有方,而且方儀端莊,給學生們樹立了榜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方儀”。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正方形的儀式場合中,舉止得體,儀態端莊,符合規范,展現出良好的品德和修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禮儀和修養相關的成語,如“文質彬彬”、“舉止大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方儀的同學一起玩,他們總是很有禮貌。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注意方儀,不僅在校園里,還要在公共場合表現得體。
3. 高中生:參加面試時,我們要注意儀態端莊,展示出方儀。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有方儀,為人師表。
5. 成年人:在社交場合中,保持方儀是樹立個人形象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