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罽
成語(Idiom):花罽(huā jì)
發音(Pronunciation):huā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物裝扮得非常華麗,花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花罽一詞來源于古代女子的服飾。花罽是一種華麗的羅裙,上面繡有花紋。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衣著裝扮非常華麗,過于花哨,有時也暗指過于浮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女子打扮得過于花哨,也可用于形容男子或事物過于浮夸的外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花罽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據說,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名叫魏續的人,他的妻子非常喜歡穿著華麗的花罽出門,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物裝扮得非常華麗,花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花”和“罽”。其中,“花”指花紋,華麗;“罽”是指古代女子的一種裙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今天的裝扮真是花罽一樣,讓人眼花繚亂。
2. 這個房間的裝飾實在太花罽了,簡直就是浪費。
3. 他的言談舉止總是那么花罽,讓人覺得不夠真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花”和“罽”的意思。花代表花紋、華麗,而罽則代表古代女子的裙子。通過聯想這兩個詞的意義,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服飾相關的成語,如“錦衣玉食”、“金玉滿堂”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她穿著花罽的裙子,像個仙女一樣。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打扮太花罽了,完全不適合這個場合。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言談舉止總是那么花罽,讓人覺得他很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