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香
成語(Idiom):蠟燭有香(là zhú yǒu xiāng)
發音(Pronunciation):là zhú yǒu x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有才能或有德行的人,不僅自己受益,還可以給他人帶來好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蠟燭有香”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叫楊春的貧窮書生,他在一家豪門讀書,經常被豪門子弟欺負。楊春非常聰明,擅長詩詞,但卻沒有機會得到展示才華的機會。一天,楊春遇到了一位貴族夫人,夫人很欣賞他的才華,決定幫助他。夫人策劃了一場宴會,邀請了許多文人墨客,但卻沒有準備蠟燭。宴會開始后,夫人讓楊春點燃自己的蠟燭,然后在他旁邊點燃其他人的蠟燭。楊春的蠟燭燃燒得非常香,而其他人的蠟燭也因此而閃閃發光。通過這個故事,成語“蠟燭有香”形象地表達了有才能或有德行的人,不僅自己受益,還可以給他人帶來好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蠟燭有香”可以用來形容有才能或有德行的人。當你想表達某個人不僅自己有能力或品德,而且還能對他人產生積極影響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蠟燭有香”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部名著《警世通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蠟燭有香(là zhú yǒu xiāng)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蠟燭有香的老師,不僅教學有方,還關心學生的成長。
2. 她是我們班的蠟燭有香,她的優秀成績激勵了我們其他同學努力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蠟燭有香”。可以想象一個蠟燭燃燒時釋放出香氣,代表著有才能或有德行的人能給他人帶來好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明燈照人”、“照貓畫虎”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爸爸是一個蠟燭有香的人,他不僅工作認真,還經常幫助別人。
2. 初中生(13-15歲):我希望自己將來也能成為一個蠟燭有香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16-18歲):他是我們學校的蠟燭有香,他的領導能力和團隊精神激勵了我們整個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