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撰
成語(Idiom):改撰 (gǎi zhuàn)
發音(Pronunciation):gǎi zh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修正、修改、改編已有的文章或著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改撰指對已有的文章或著作進行修正、修改、改編。它強調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作,使之更加完善或適應特定需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改撰常用于描述文學作品、歷史記錄、法律文件等需要修改或修正的文本。它也可以用于形容對已有觀點或理論進行修改和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改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修辭和創作的傳統。在古代,文人常常會對經典著作進行修改和改編,以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審美要求。改撰一詞在《文選·孔融集解》中首次出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改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花了很多時間改撰那篇文章,使之更加準確和有說服力。
2. 這本小說是根據真實事件改撰而成的,非常引人入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改撰”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其中,“改”意味著修改或改變,而“撰”表示撰寫或創作。將這兩個部分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改撰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修辭手法可以幫助擴展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一些相關的成語包括“改弦易轍”、“改頭換面”等。此外,學習修辭手法如比喻、夸張、對仗等也可以提升寫作和口語表達的技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我喜歡改撰故事,把它們變得更加有趣。
2. 初中生(11-14歲):老師要求我們改撰一篇作文,使之更加生動有力。
3. 高中生(15-18歲):這位作家經常改撰他的小說,以符合不同讀者的口味。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正在進行一項研究,需要改撰一些歷史文獻以支持我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