蹐促
成語(Idiom):蹐促(jí cù)
發音(Pronunciation):jí c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迅速,步伐短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蹐促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行動迅速,步伐短促。這個成語源于《左傳·昭公十七年》:“昭公蹐促,如有所失?!币馑际钦压袆友杆伲袷怯惺裁礀|西丟了一樣。后來,蹐促被用來形容行動迅速,步伐短促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蹐促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動迅速,步伐短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忙碌的工作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緊急情況下的快速反應。例如,可以說一個人“蹐促地走進了會議室”,表示他快速地走進了會議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蹐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昭公非常忙碌,經常在朝廷和外出的時候行動迅速,步伐短促。有一次,昭公在外出的時候,行動非常匆忙,好像有什么東西丟了一樣。因此,人們就用“蹐促”來形容他的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蹐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蹐”和“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蹐促地走進了教室,一副急于辦事的樣子。
2. 她的步伐蹐促有力,像一只小鹿一樣靈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行動迅速地蹦蹦跳跳,步伐短促,就可以記住蹐促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行動和步伐相關的成語,例如“步履維艱”、“腳踏實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一只蹐促地跳躍的小兔子。
2. 初中生:他蹐促地走進了教室,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
3. 高中生:在緊急情況下,他蹐促地逃離了危險區域。
4. 大學生:她的步伐蹐促有力,像一只獵豹一樣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