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婢
基本解釋
侍婢。《北史·后妃傳下·齊后主馮淑妃》:“ 馮淑妃 名 小憐 ,大 穆后 從婢也。”《宋史·陳規傳》:“嘗為女求從婢,得一婦甚閑雅,怪而詢之,乃 云夢 張貢士 女也。”
成語(Idiom):從婢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人壓迫、奴役的女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婢的字面意思是“從屬的婢女”,形容女子被人壓迫、奴役,失去自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女性處于被壓迫、被奴役的境地,也可用于比喻其他人受到不公平待遇、受制于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一年》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532年,魯國發生了一場大旱災,人民饑寒交迫。當時,魯國的公主在喪期,不允許有人為她們做飯,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一位名叫婢女的女子看到公主們饑餓的樣子,忍不住偷偷為她們烹飪熱食。被發現后,她被處以刑罰,但公主們深感感激,為她立下了牌坊,上面刻著“從婢之義”。從此,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女子為他人付出而受到壓迫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從婢的結構是“從”和“婢”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一直在家庭中從婢般地為丈夫和孩子們服務。
2. 這個女演員才華橫溢,卻被限制在了從婢的角色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圖片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被壓迫的女子,她穿著從屬的婢女服裝,表情悲傷。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從婢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婦女權益和性別平等的知識,深入了解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角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的媽媽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為我們做早飯,她真是一個勤勞的從婢。
初中生:她在家庭中被當作從婢般的存在,沒有自己的時間和自由。
高中生:在這個男權社會里,女性常常被剝奪權利,成為從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