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
成語(Idiom):面目(miàn mù)
發音(Pronunciation):miàn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或事物的真實情況或本來面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面目是指一個人或事物的真實情況或本來面貌。它強調揭示事物的真相,不掩飾或偽裝。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事物被揭露真相后的真實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面目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用來指責或揭露那些原本偽裝或掩飾真相的人、事物或行為。它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揭露一個人的真實面目、揭露一個組織的本質、揭露一個事件的真相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面目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名將,他出生時有一塊面容不正常的疤痕。有一天,主父偃遇到了一個相貌丑陋的人,他問這個人:“你何以如此丑陋?”那個人回答道:“我本來也是長得很英俊的,但是因為我的心腸太壞,所以我的面目也變得丑陋了?!敝鞲纲嚷牶笊钣懈杏|,意識到一個人的真實面目是由內心決定的。從此以后,人們就用“面目”來表達一個人或事物的真實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為“面”,修飾詞為“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是個善良的人,但是經過這次事件,他的真實面目終于被揭露出來了。
2. 這個組織一直以正義為名,但是經過調查,他們的真實面目終于暴露了出來。
3. 這個產品在廣告中宣傳得很好,但是實際使用后發現其真實面目并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面具”類似的發音來記憶“面目”這個成語。面具是用來掩飾面容的,而“面目”則是揭露真相,不掩飾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含有“面目”的成語,如“面面相覷”、“面面俱到”等。這些成語都和揭露、展示真相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面目”。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原本是好朋友,但是經過一次爭吵,他們的真實面目終于暴露了。
2. 初中生:這個政府一直標榜自己為人民著想,但是經過調查,他們的真實面目終于被揭露了。
3. 高中生:這個公司在招聘時承諾很多福利,但是實際上他們的真實面目并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