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索
成語(Idiom):既不索 (jì bù suǒ)
發(fā)音(Pronunciation):jì bù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既表示不愿意索取,也表示不愿意提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既不索”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既不主動索取別人的幫助或物品,也不愿意主動提供幫助或物品給別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不愿意主動幫助他人,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幫助。它可以用于批評那些自私、吝嗇或不愿意付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中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有個人住在一座山洞里,有一天來了一個乞丐向他借宿。主人說他自己也是個乞丐,沒有東西可以借給他。第二天,乞丐離開時,主人問他為什么沒有帶走他的東西。乞丐回答說:“既不索,也不索。”意思是既不主動索取,也不愿意提供。所以這個成語就從這個故事中衍生出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既不索的結構是“既不 + 動詞”,表示一個人既不做某事,也不做相反的事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既不索別人的幫助,也不愿意幫助別人。
2. 她既不索他人的意見,也不愿意聽取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既不索”的發(fā)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既不索”與“既不索取,也不愿意提供”這個意思聯(lián)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例如“索然無味”、“索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既不索同學的鉛筆,也不愿意借給他們我的橡皮。
2. 初中生:他既不索老師的幫助,也不愿意幫助其他同學。
3. 高中生:她既不索朋友的意見,也不愿意聽取家長的建議。